葡萄酒然而在中国,葡萄酒却始终不能像啤酒或白酒一样成为人们酒类消费的首选。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时代的变迁赋予了世界各地独特的酒文化资源。葡萄酒,这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物质成果,以其特有的品味、包装和文化成为西方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一笔。这其中包装设计是影响和制约其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包装长期存在着本土特色缺乏、设计元素单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葡萄酒包装的现状,探讨如何在民族的土壤中创造出既符合消费者审美和消费心理又迎合市场需要的葡萄酒包装产品。
葡萄酒包装设计纵观当前市场上的葡萄酒产品,大多仍延用了传统欧洲式的包装,宁可“明哲保身”,也不愿“出师未捷身先死”。包装是消费者形成品牌认知的第一媒介。我国葡萄酒产业正处于发展期,市场基础较为薄弱,通过独具特色的包装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消费者甘心情愿“掏腰包”的理由,是众多葡萄酒厂家所热切期盼的。
葡萄酒包装设计对葡萄酒稍有认识的读者,应该不会对Mouton-Rothschild这家世界著名的法国顶级酒庄感到陌生。酒庄的前任主人Philippe de Rothschild男爵首度尝试将葡萄酒与艺术相结合――将艺术作品印在酒标上,这不仅增加了酒本身的价值感,更充分发展了葡萄酒艺术的内涵。这种将独特的包装风格与市场发展潮流相融和,并不断创新发展的品牌包装才能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才会“永葆年轻”。
葡萄酒包装设计中国市场上,葡萄酒的包装设计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借鉴吸收人文、地域、民俗等资源中的优秀素材,加以整合,巧妙运用,才能使包装产品最终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消费心理。这一点在白酒“水井坊”的包装设计上可见一斑,设计师陈小林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鼻烟壶的技艺,趣味性地传达出产品传统而现代的品牌思想,使整个产品跃然生辉,让消费者倍感亲切,也切合了市场的需要。 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包装就一直模仿西方的传统风格,文化内涵严重匮乏,是用舶来文化来引导消费者还是将其融入到本土文化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